第 578 期文章

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一件玉帶鉤的前世今生 淺談震旦博物館藏-戰國獸首玉帶鉤(二)

震旦博物館藏 戰國獸首玉帶鉤(正面)震旦博物館藏 戰國獸首玉帶鉤(正面)

上一期我們向大家介紹了中國古代玉帶鉤的發展流變歷史,這一期會集中討論戰國時期的帶鉤的常見造型與功能,並著重介紹震旦博物館藏獸首玉帶鉤的形制特點。

一、戰國帶鉤造型與功能

帶鉤的常見功能大致可分為四種:一是束帶之用,暨配合穿著,用來固定腰部的系帶;二是配器之用,古人為了方便隨身攜帶劍、刀、削、弩等工具或兵器,故使用帶鉤以方便懸掛;三是配物之用,這種用法同配器方法類似,僅佩戴的物品多為銅鏡、銅印、錢幣等;第四類為配飾之用,以配帶各種裝飾物品見長。

 

除以上四種主要功能之外,日常實用的帶鉤在神仙思想繁盛的戰漢時期也逐漸被賦予一些神秘色彩,兼具祥瑞的協助工具。《史記》中對鉤弋夫人的記載就是帶鉤同神秘現象的關聯。戰漢時期帶鉤圖案也具有一定的祥瑞或辟邪壓勝功能,目前發現的漢代壓勝錢中有三枚鑄有帶鉤圖案(圖1)。其上同帶鉤圖案一同出現的還包括吉祥文字,如壽西王母,大宜子孫、樂無事,宜酒食等。

圖1_漢代壓勝錢上的帶鉤圖案圖1_漢代壓勝錢上的帶鉤圖案

二、獸首玉帶鉤的造型特徵

震旦博物館收藏的這件獸首玉帶鉤長19.5公分,寬10.5公分,高2.7公分。從材質上來看本身應由青白玉料製成,但是由於它曾被多位海外名家收藏,經過長時間的人工盤玩,目前通體呈黃褐色,顯現出明顯的熟坑現象。帶鉤本體拱身、凸鈕,有弧度,這樣的造型能夠較好的貼合人體的腹部,易於佩戴。長條狀的鉤身表面佈滿規律而抽象的階梯式連線乳丁紋。帶鉤的左右兩端各裝飾有一個獸首,上緣還雕琢兩個彼此相背的圓雕神獸,下緣突出兩組鏤空邊飾,其中一組上還吊掛一個活環和獸面,形制奇巧。

 

戰漢時期玉器中活環的雕琢是技術進步的一大體現,它的製作除了要求玉工有精湛的技藝,同時在識材成器方面也十分考驗玉工的設計思維。一般而言活環的雕琢需要平面面積較為寬大的玉料,這樣玉工就可以先在平面玉料上訂線打稿,再採用鏤雕和透雕相結合的方式,最終完成活環的製作。如果玉料本身平面的面積不大,如何設計才能成功的制成活環?這則需要玉工憑藉其經驗重新對玉料進行設計和利用,震旦博物館收藏的此件獸首玉帶鉤正是在玉料看似不能夠滿足設計的情況下,由玉工巧妙的進行空間的變通而達成。

 

如果仔細觀察,可以發現帶鉤懸垂的獸面能夠向下完全收折於帶鉤底部,並且收折後獸面與鉤鈕的高度相當,同時二者玉色及紋理連貫,由此可以推測出帶鉤的下部的獸面與活環是用鉤鈕左邊的玉料製作而成(圖2)。也就是說,此件帶鉤在製作之初,玉工擁有的本來是一塊較厚的玉料,他巧妙的將鉤鈕左邊的玉料由上至下橫剖至四分之三的深度,用鏤空技法把未切穿的四分之一玉料透雕為活環,即可將已剖分的四分之三玉料翻轉下來製作獸面,成為帶鉤下方的垂飾。

 

這種一體成形的方法可以最大限度的利用玉料,將體積通過剖切的方式轉換為面積以適應設計的需要,同時也能夠呈現出活環連接的裝飾效果。

圖2_震旦博物館藏獸首玉帶鉤(背面)圖2_震旦博物館藏獸首玉帶鉤(背面)

我要留言

歡迎您留下聯絡資訊,我們將由專人與您聯繫

輸入驗證碼
TOP
在線客服
客服時間
周一~周五 08:30~18:00
0809-068-588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