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六月特展:許宏翔個展— 「逍遙」在震旦博物館

圖.文/震旦博物館
2024年 7月 No.636
震旦博物館於2024年6月4日至6月30日期間,特別呈現藝術家許宏翔的最新個展「逍遙」。這是藝術家在上海的首次個展,也是藝術家繼2021年在湖北美術館個展「熱土野望」、2023年在謝子龍影像藝術館個展「新開鋪、黑石鋪、大托鋪」之後,第三次在美術館/博物館機構舉辦大型個展,是藝術家新的藝術創作實踐的一個重要案例。
AM六月特展:許宏翔個展— 「逍遙」在震旦博物館圖二:藝術家許宏翔。

藝術家許宏翔(圖二),1984年出生於湖南長沙,2007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版畫系獲學士學位,2011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版畫系獲碩士學位,現生活工作於北京。

許宏翔的藝術創作形式多圍繞繪畫展開,項目是帶有敘事情節的組畫和以風景為主的布面油畫,是他一直以來並行的兩個創作方向。「圖像」、「身體」以及「繪畫與現實之間的關係」是其多年在多媒體繪畫專案中探討的主題,而那些使用大量濃郁色彩等,具有強烈個人風格的架上繪畫是那些主題的剪影。

 

AM六月特展:許宏翔個展— 「逍遙」在震旦博物館圖三:《逍遙(七隻狗)》,布面丙烯、油彩,2023。

本次展覽將展出藝術家橫跨數年創作的三十餘件作品,其中包含十餘件新近之作和早期的影像作品,以此來梳理展示藝術家在圖像內容和媒介技法上的發展脈絡及最新探索。本次展覽由震旦博物館執行長黃聖智擔任策展人,復旦大學哲學學院青年研究員魯明軍提供學術支援。

 本次展覽主題「逍遙」,意為「漫步在人間」,在漫步中打量風景,在寧靜中品味人生。二層展廳展出了許宏翔2023年在澳洲藝術駐留期間,以及歸國後的最新創作。駐留期間,許宏翔所體會到的疏離感激發了他對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關係的探索。這些帶有探索意味的小幅作品位於二層筒廳內,它們就像一種提示或是「種子」啟發了許宏翔回國後的創作。他的工作方法從過去用繪畫審視圖像到現在的基本脫離圖像,是對過往創作習慣的一種跳脫——從藝術本身純粹的理論走入了實踐哲學的領域,讓他的繪畫跨越了屬性,關注人類、自然、動物,當然也包含了他自己及周邊的我們,作品從更感性的層面展開,變得更加放鬆、自由,正如展覽的主題「逍遙」所寓意的那樣,傳達出一種悠然自得、揮灑自如的感覺。
 

AM六月特展:許宏翔個展— 「逍遙」在震旦博物館影像作品《大野狗》,2019。
 
AM六月特展:許宏翔個展— 「逍遙」在震旦博物館《黑狗在夜晚》,布面油彩,2017。


三層展廳將回顧許宏翔自2017年至2023年的創作歷程。其中,影像作品《大野狗》創作於2019年,彼時藝術家位於北京環鐵藝術區的工作室面臨搬遷。在收拾完所有畫作後,他在工作室的牆上噴塗了一隻時常出現在畫室附近的黑色流浪狗(圖四)。此作品與2017年創作的《黑狗在夜晚》是對樓下新作中頻繁出現的「狗」的形象的呼應(圖五)。

2024年上半年,震旦博物館共舉辦了5場展覽,涵蓋了70至90年代不同閱歷的藝術家,展現了傳統與新潮的藝術風格,帶領觀眾領略了當代藝術的新風貌,同時,下半年將會有更多的特展與觀眾見面。
 

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嗎?

震旦集團 AURORA GROUP
瀏覽人次:723

我要留言

歡迎您留下聯絡資訊,或撥打顧客服務專線
0809-068-588,我們將由專人與您聯繫

延伸閱讀

藝術棚棚1.0系列:「卡班」藝術項目 引領現代上班族藝術療癒新方法

“不是上班,不是下班,是「卡班」。在上下班之間、績效和焦慮之間,每個人都可能被卡在日常的某個角落。”

認識元青花瓷專題—— 形紋設計⑦ 元代青花大盤的設計

青花瓷是元代對外貿易的主要商品,許多大型器物透過傳統絲路和海上航線運送到伊斯蘭地區,其中既有知名的青花大罐和青花大瓶,也有尺寸龐大、器身厚重、裝飾華美的青花大盤。

震旦博物館出版叢書介紹—漢代玉器

漢代玉器是在戰國晚期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形制功能集早期玉雕之大成,除了劍飾玉、組佩飾及喪葬玉臻至成熟之外,玉帶鉤、動物玉雕、玉質器皿及大型玉璧也呈現出多采多姿的風貌。本書收錄漢代玉器224組件,內容分為禮瑞用玉、喪葬用玉、佩飾用玉、人物造形、動物造形、飲食用器、嵌飾用玉、璽印、劍飾用玉、似玉材質及改形玉器等類,導論和分說明皆由北京大學考古學博士蔡慶良先生所執筆,深入淺出的分析漢代玉器獨樹一格的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