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巡博物館 精彩活動帶你走進博物館奇妙夜

圖.文/震旦博物館
2020年 8月 No.589
夜巡博物館 精彩活動帶你走進博物館奇妙夜圖一_震旦博物館夜景
2004年的一個夜晚,一隻小狐狸踏入了倫敦國家肖像美術館,在館舍內四處遊走、探索,最後於一幅肖像畫前進入了夢鄉。這是一個行為藝術作品,被定名為《夜巡》,與倫勃朗的著名油畫作品同名。

 

雖非本意,但這個作品將生靈、藝術、博物館、夜晚串聯到了一起,依然體現了藝術家以及欣賞者對於博物館夜晚的浪漫主義情懷。2006年,電影《博物館驚魂夜》上映,帶動了博物館夜場的風潮。新的時代裡,似乎公眾都願意,並期待著成為那一隻小狐狸。

順理成章地,夜晚的震旦博物館也對公眾敞開著大門(圖一)。不僅有常規的週五夜場開放,在整個六月裡,震旦博物館積極回應政府「66夜生活節」活動,開展了一系列的夜場教育、藝文活動。

親子活動:震旦博物館奇妙夜

這個活動的名稱算來也是拾了電影的牙慧,但確實旨在給孩子們帶來獨一無二的奇妙體驗,並且能夠寓教於樂。

本館以館藏為藍本,按料、工、形、紋的古器物研究方法,將知識轉化為了孩子易於接受的形式,製成探索手冊。在手冊上,玉神人冥思守望,青花龍騰風而起,在週五的夜晚,本館邀請孩子和家長共同赴宴。

這一系列的活動並非專為夜生活節而開發,但在六月舉辦的頻次由原來的一月一次變為一週一次,創造了更多的機會。在本館志願者的帶領下,孩子們結合實物瞭解了各色玉質和各類玉器的特點、青花輔助紋飾和主要紋飾的區分,完成探索手冊的任務(圖二、圖三),可謂是踏月而來,滿載而歸。
 

夜巡博物館 精彩活動帶你走進博物館奇妙夜圖二_孩子們在志願者的帶領下參觀三樓玉器展廳
 
夜巡博物館 精彩活動帶你走進博物館奇妙夜圖三_孩子們在四樓青花展廳完成探索手冊

「跨界融合,東西共鳴」絃樂四重奏音樂會

人說,音樂是人與上帝溝通的語言,它超越國別,超越種族,能被全人類所欣賞和理解。震旦博物館化身一隻夜光音樂盒,舉辦了這場絃樂四重奏的活動(圖四),也希望觀眾能夠在音樂聲感受到共鳴,共同度過一個美好的夜晚。

活動中演奏嘉賓準備了數首風格迥異的曲目,從《藍色多瑙河》到《天空之城》,從《卡農》到《夜來香》,既有西方古典的演繹,也有當代流行文化的加入。在中場時,魔術師帶給了大家炫目的戲法,並邀請小觀眾進行了互動,將現場氣氛點燃至高潮。整場音樂會在弦樂版《聽海》中結束,攜上一縷繞梁的餘音,博物館也期待著下一次與音樂的相遇。
 

夜巡博物館 精彩活動帶你走進博物館奇妙夜圖四_絃樂四重奏音樂會現場

白領之夜:裙上之褶—簡析中國古代女裙結構形態

受到疫情影響,白領之夜系列講座此次採用了全線上直播的形式。來自復旦大學的祁姿妤老師就中國古代女裙結構形態為主題,首先溯源漢唐宋明的各類服飾形制,最後落腳點放在了清代的女裙。尤其,老師從裙上褶皺的形式入手細分了清代馬面裙的類別,結合漂亮生動的實例,為線上觀眾講述了一段裙褶史傳。

六月雖已過去,但是夜生活的文化不會過時。震旦博物館將持續有序地在夜晚敞開大門,以開放的姿態迎接社會公眾來館「夜巡」。

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嗎?

震旦集團 AURORA GROUP
瀏覽人次:221

我要留言

歡迎您留下聯絡資訊,或撥打顧客服務專線
0809-068-588,我們將由專人與您聯繫

延伸閱讀

藝術棚棚1.0系列:「卡班」藝術項目 引領現代上班族藝術療癒新方法

“不是上班,不是下班,是「卡班」。在上下班之間、績效和焦慮之間,每個人都可能被卡在日常的某個角落。”

認識元青花瓷專題—— 形紋設計⑦ 元代青花大盤的設計

青花瓷是元代對外貿易的主要商品,許多大型器物透過傳統絲路和海上航線運送到伊斯蘭地區,其中既有知名的青花大罐和青花大瓶,也有尺寸龐大、器身厚重、裝飾華美的青花大盤。

震旦博物館出版叢書介紹—漢代玉器

漢代玉器是在戰國晚期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形制功能集早期玉雕之大成,除了劍飾玉、組佩飾及喪葬玉臻至成熟之外,玉帶鉤、動物玉雕、玉質器皿及大型玉璧也呈現出多采多姿的風貌。本書收錄漢代玉器224組件,內容分為禮瑞用玉、喪葬用玉、佩飾用玉、人物造形、動物造形、飲食用器、嵌飾用玉、璽印、劍飾用玉、似玉材質及改形玉器等類,導論和分說明皆由北京大學考古學博士蔡慶良先生所執筆,深入淺出的分析漢代玉器獨樹一格的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