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乾隆 廣彩人物圖茶壺

文/吳棠海.圖/震旦博物館
2021年 11月 No.604
清乾隆 廣彩人物圖茶壺清乾隆 廣彩人物圖茶壺
高21.5公分/震旦博物館提供
古代中國陶瓷除了供應國人使用之外,也是外銷世界各地的貿易商品。許多窯場隨著外銷地區的需要發展出各種不同的器物,如本期所要賞析的廣彩人物圖茶壺即是其中之一。

「廣彩」始於康熙晚期,到了乾隆時期逐漸成熟,是外銷歐洲的品類。廣彩的胎體由景德鎮製作,運到廣州地區,按照外國人士的審美需求,以西洋畫法繪畫紋飾,再經低溫燒製而成,屬於二次異地燒製的彩繪瓷類。
例如此件茶壺為震旦博物館藏品,全器包含壺蓋和壺身二部分,壺蓋為覆盆形,蓋緣往外延伸為折沿狀,頂部有花苞形的蓋紐,壺身圓口、短頸、鼓腹、圈足,腹身兩側安裝動物形的壺流和曲柄。
蓋面與壺身皆以金彩和開光人物紋為飾。人物部分採西洋畫法繪畫,利用由淺至深的漸層色階表現立體感,所用顏料有青色、綠色、紫色、棕色、黃色、深紅、橙紅、粉紅等顏色,再加上金彩陪襯,營造絢麗輝煌的美感,是廣彩的特色。
此壺的紋飾滿身,構圖繁密,運用大小不同的開光突顯主要紋樣,畫面豐富而有層次,呈現中西合璧的特殊風格。

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嗎?

震旦集團 AURORA GROUP
瀏覽人次:1094

我要留言

歡迎您留下聯絡資訊,或撥打顧客服務專線
0809-068-588,我們將由專人與您聯繫

延伸閱讀

專題導讀(一)——紅山文化 靈光:新石器時代玉器特展

上海震旦博物館於2025年5月16日起在五樓古器物學研究中心展廳開展「靈光:新石器時代玉器特展」,共計展出兩百餘件玉器精品,覆蓋紅山文化、良渚文化、龍山時期及齊家文化,呈現新石器時代「四大文化譜系」的玉器之美。

認識元青花瓷專題——形紋設計⑧ 元代青花執壺的設計

在眾多的元代青花瓷裡,「執壺」雖然不像青花大盤、大罐那麼突出而顯眼,卻也是這個時代頗富特色的品類之一。使用者以手握持壺柄或壺體,將壺內的液體倒出來,體型不至於太大。

震旦博物館出版叢書介紹—唐宋元明清玉器

中國玉器發展到了魏晉南北朝,數量大幅減少,直到隋唐以後才重新蓬勃起來。此時的玉器受到外來文化、文人品味及庶民文化的影響,以服飾玉、陳設器、仿古玉、吉祥玉、把玩器及嵌飾器等品類為主體,呈現實用性與生活化的新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