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屆中國博物館行業創新發展論壇 齊聚震旦博物館開展館際交流

圖.文/震旦博物館
2023年 4月 No.621
第八屆中國博物館行業創新發展論壇 齊聚震旦博物館開展館際交流參與博物館論壇的代表們在震旦博物館合影留念
「第八屆中國博物館行業創新發展論壇」於2月在上海順利舉行,來自各地的博物館、美術館及供應商共同探討當下博物館行業的發展際遇、戰略及各自的經驗等,在交流學習之外,博物館論壇也為各界合作提供了新的平台。論壇的最後一站,代表們一同來到震旦博物館開展館際交流並參觀常設展。

「第八屆中國博物館行業創新發展論壇」於2023年2月16日至17日在上海舉行。來自公立博物館、私立博物館、科技館、美術館以及各類解決方案供應商齊聚上海,共同探討疫情常態化背景下博物館行業的最新發展戰略、數位博物館建設、博物館IP和文創產品打造、文旅跨界融合、多管道行銷等熱點話題,從而挖掘市場最佳合作夥伴。(圖一)

 

第八屆中國博物館行業創新發展論壇 齊聚震旦博物館開展館際交流圖一:第八屆中國博物館行業創新發展論壇現場,各嘉賓進行主題演講。

 

近兩年疫情常態化背景下,博物館、美術館的業界、學界及相關市場上的機構都在積極應對挑戰,探索出了新的發展戰略,其中尤其以「科技」和「數位化」是為大家共同的實踐。正如雲南省博物館副館長韋堅進行「科技賦能,數位藝術釋放博物館教育的力量」的主題演講,天津博物館副館長沈岩也以天津博物館數位化建設實踐——「數位化助力『文物活起來』」為主題做分享。

在分享交流各自已有的實踐經驗之外,「博物館在未來又該如何創新運營」也是本次論壇的議題重點,結合「未來博物館如何貫徹『以物為重+以人為本』理念」、「如何利用科技力量提升遊客觀覽體驗」等問題,4位來自博物館和品牌的嘉賓們特別對此開展了小組討論。(圖二)

 

第八屆中國博物館行業創新發展論壇 齊聚震旦博物館開展館際交流圖二:來自內蒙古博物院、雲南省博物館等的嘉賓現場開展小組討論。
 

 

第二天的論壇,以震旦博物館執行長黃聖智先生帶來的主題演講《站在巨人的肩膀看藝術》拉開帷幕,他從自身多年的藝術文化經營管理經驗出發談藝術賦能,指在預算有限、城市能級狀況、及總體經營策略挑戰下,透過規劃經營策略及產品組合,創造高價值藝術文化IP,以實現品牌價值貢獻及業績價值貢獻,為個人、場館、區域、城市賦能。

為期兩天博物館論壇的最後一站,包含河南博物院、上海博物館、吉林省博物院等32家博物館、品牌在內,共計68位參會嘉賓們齊聚震旦博物館,黃聖智先生現場致歡迎詞,並與各館代表進行交流(圖三)。隨後由講解志願者帶大家參觀導覽常設展廳(圖四)。並在合影留念之後圓滿結束。

 

第八屆中國博物館行業創新發展論壇 齊聚震旦博物館開展館際交流圖三:本次論壇的嘉賓們來到震旦博物館開展館際交流、現場互動。

 

第八屆中國博物館行業創新發展論壇 齊聚震旦博物館開展館際交流圖四:震旦博物館講解志願者帶領嘉賓們參觀常設展廳。

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嗎?

震旦集團 AURORA GROUP
瀏覽人次:837

我要留言

歡迎您留下聯絡資訊,或撥打顧客服務專線
0809-068-588,我們將由專人與您聯繫

延伸閱讀

專題導讀(一)——紅山文化 靈光:新石器時代玉器特展

上海震旦博物館於2025年5月16日起在五樓古器物學研究中心展廳開展「靈光:新石器時代玉器特展」,共計展出兩百餘件玉器精品,覆蓋紅山文化、良渚文化、龍山時期及齊家文化,呈現新石器時代「四大文化譜系」的玉器之美。

認識元青花瓷專題——形紋設計⑧ 元代青花執壺的設計

在眾多的元代青花瓷裡,「執壺」雖然不像青花大盤、大罐那麼突出而顯眼,卻也是這個時代頗富特色的品類之一。使用者以手握持壺柄或壺體,將壺內的液體倒出來,體型不至於太大。

震旦博物館出版叢書介紹—唐宋元明清玉器

中國玉器發展到了魏晉南北朝,數量大幅減少,直到隋唐以後才重新蓬勃起來。此時的玉器受到外來文化、文人品味及庶民文化的影響,以服飾玉、陳設器、仿古玉、吉祥玉、把玩器及嵌飾器等品類為主體,呈現實用性與生活化的新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