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創意人—黃文博 解析品牌大學問

圖.文/黃文博(天下雜誌出版社)
2024年 2月 No.631
廣告創意人黃文博在整合傳播領域資歷豐富,橫跨品牌、策略、創意三大領域,自許為「品牌領航員」,引領品牌不迷路、替品牌找活路。以「策略思考」及「品牌管理」的觀點,幫助大家掌握品牌操作,以獨家創見解析品牌實例,印證品牌論述。

品牌的基本構成元素:印象

印象(Impression)是怎麼形成的?企業會主動向你投送為特定品牌營造的訊息與訊號,例如:產品在通路的陳列、釋出的產品評測報導、促銷活動、網紅業配、公益善舉、媒體廣告、負責人受獎等,不一而足。同時間,你也會接收到不是由該企業主動發送的訊息與訊號,如消費者的開箱分享、網友爆料、消保爭議、來自競品的攻擊、負責人的八卦等,同樣來源多端。

從多種來源散播出去的訊息與訊號,無論是企業自主發送的或是非自願發送的,我統稱之為「品牌呈現」。這麼多的品牌呈現,部分會被你的感官與知覺系統所察覺,部分會被你忽視,每個人察覺到的和忽視的又有所不同。總而言之,凡是進到你感官與知覺系統的所有訊息與訊號,都叫做「印象」。

再來說文解字一下。印象意指壓印在你腦海中的樣子,而且並不是如刻印般深刻,較像是輕輕拂過你腦中的一抹浮光掠影,在你未曾特別留意的狀態下,攀附在你的暫存記憶裡。如果是在你稍微留意的狀態下,則會貼附在淺層記憶中。無論是攀附在暫存記憶裡或是貼附在淺層記憶中,第一,隨著時間逝去,印象會淡忘;第二,進入記憶的同類印象會產生替代作用,覆蓋掉之前的印象。

所以說,我們對外界事物的印象會改變,其實是一種常態,或多或少、或輕或重,忽焉在前、忽焉在後。在這種情況下,外界事物想要在我們腦海中佔據一席之位,知易行難。因為同時有印象才是品牌的基本,數不清的異類印象進入暫留記憶或淺層記憶,更有為數甚多的同類印象搶佔暫留記憶或淺層記憶,因此屬於某一品牌的印象——我稱之為「品牌呈現」,要想在攀附於感官與知覺系統之後,貼附到淺層記憶,進而穿透進深層記憶並錨定在裡面,談何容易。

 

廣告創意人—黃文博 解析品牌大學問

全文未完...

欲閱讀完整文章,請先登入會員。尚未成為會員加入會員即可免費閱讀!

震旦集團 AURORA GROUP
瀏覽人次:2423

我要留言

歡迎您留下聯絡資訊,或撥打顧客服務專線
0809-068-588,我們將由專人與您聯繫

延伸閱讀

管理大師 查爾斯.韓第 ——活出長壽與知足的生命感悟

管理大師韓第最後遺作《九十自述》,在這本書中,他集結個人的生命經驗、對世事的獨到觀察,以及從他人身上學來的智慧,闡述如何過上充實與滿足人生的原則,並指出實踐這些原則的具體方法。他用這本書回望人生,沉靜、坦然,卻依然睿智如初。這是韓第給我們的最後禮物,也是值得一讀再讀的生命之書。

城邦媒體集團執行長——何飛鵬 自在慢行,活在當下

在職場上全力衝刺的你,是否常感到時間不夠用,每天都被排滿的行程追著跑?城邦媒體集團執行長何飛鵬長的前半生,也都在和時間賽跑,事事求快,因而對許多事只留下模糊的印象。驚覺到這個現象後,他開始練習放慢腳步,凡事預留時間,仔細體會生活的每一刻,領悟到「自在慢行,活在當下」的智慧。這並非要你凡事都慢條斯理,而是在衝刺的過程中,懂得適時停下,讓自己有空間看見選擇、整理思緒、感受當下。

薩提爾溝通引導師——李崇義 用對話重啟職場關係

每個人都是自己生命的主人,也都能夠替自己做出最好的決定,如果有人只看到別人的所做所為不符合自己期待就忿忿不平、自怨自艾,沒有動力改善當前的困難,他很有可能並未意識到每個人都應該、也都可以為自己負責,面對自己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