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旦博物館出版叢書介紹 漢唐陶俑

圖.文/震旦博物館
2024年 7月 No.636
陶俑是中國古代喪葬文化中極具代表性的一類器物,它的使用歷史十分悠久,是記錄當時社會生活及思想史的重要研究物件。縱觀中國的陶俑發展史,漢代和唐代是比較突出的兩個時代。漢代是陶俑發展歷史中十分重要的整合期,它一方面繼承了秦朝的製陶經驗,同時又根據時代所特有的文化背景創造出了新的類型和品類,且不同地域的陶俑也各具特色。

東漢之後,由於戰亂及政策的改變,陶俑的發展出現了小幅回落。至唐代又重啟了新篇章。唐代陶俑的興盛同其社會背景有著密切關聯,社會環境的統一安定造就了經濟的發展。於此同時,厚葬之風又再度興起,陶俑作為喪葬禮儀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得到長足發展。本書收錄震旦博物館收藏的漢唐彩繪陶俑48組件,導論部分由尋婧元博士撰寫,簡述了漢代及唐代彩繪陶俑的時代風格和地域分佈,讀者可以藉由此書窺視漢唐時期人們的生活面貌和思想信仰。
 

震旦博物館出版叢書介紹 漢唐陶俑唐 彩繪陶胡人騎臥駝俑。
震旦博物館出版叢書介紹 漢唐陶俑唐 彩繪陶侍女俑。
 
震旦博物館出版叢書介紹 漢唐陶俑東漢 說唱俑。

玉器發展史系列
•紅山玉器   •商代玉器   •西周玉器    •春秋玉器   •戰國玉器   •漢代玉器   •唐宋元明清玉器 

館藏精選系列
•藏品圖錄   •文物精粹   •古玉選粹1     •佛教文物選粹1   •佛教文物選粹2   •漢唐陶俑   •青花瓷鑑賞   •元青花瓷鑑賞   •明青花瓷鑑賞   •明永樂青花瓷鑑賞   •明宣德青花瓷鑑賞

館際合作系列
•芮國金玉選粹—陝西韓城春秋寶藏 

鑑賞研究系列
•認識古玉新方法   •傳統與創新—先秦兩漢動物玉雕  •玉見設計—中國古玉形紋設計特展 

書籍銷售點
台灣地區  
北部:三民書局、汗牛文物藝術書店、華典文物書店、樂學書局、榜林文物書店、CANS藝術新聞雜誌、蕙風堂、世界書局。
南部:庫存書書社(高雄)  

大陸地區  
北京:罐子書屋、韞玉齋、中國文物書店、錦祥堂    
上海:震旦博物館、罐子書屋     

●台灣地區886-2-2345-8088轉1712游小姐
●大陸地區86-21-58408899轉606博物館商店
●官方網站www.auroramuseum.cn  

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嗎?

震旦集團 AURORA GROUP
瀏覽人次:978

我要留言

歡迎您留下聯絡資訊,或撥打顧客服務專線
0809-068-588,我們將由專人與您聯繫

延伸閱讀

專題導讀(一)——紅山文化 靈光:新石器時代玉器特展

上海震旦博物館於2025年5月16日起在五樓古器物學研究中心展廳開展「靈光:新石器時代玉器特展」,共計展出兩百餘件玉器精品,覆蓋紅山文化、良渚文化、龍山時期及齊家文化,呈現新石器時代「四大文化譜系」的玉器之美。

認識元青花瓷專題——形紋設計⑧ 元代青花執壺的設計

在眾多的元代青花瓷裡,「執壺」雖然不像青花大盤、大罐那麼突出而顯眼,卻也是這個時代頗富特色的品類之一。使用者以手握持壺柄或壺體,將壺內的液體倒出來,體型不至於太大。

震旦博物館出版叢書介紹—唐宋元明清玉器

中國玉器發展到了魏晉南北朝,數量大幅減少,直到隋唐以後才重新蓬勃起來。此時的玉器受到外來文化、文人品味及庶民文化的影響,以服飾玉、陳設器、仿古玉、吉祥玉、把玩器及嵌飾器等品類為主體,呈現實用性與生活化的新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