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元青花瓷專題—— 形紋設計⑦ 元代青花大盤的設計

文/吳棠海.圖/震旦博物館
2025年 8月 No.649
認識元青花瓷專題—— 形紋設計⑦ 元代青花大盤的設計元代.青花窩形盤
盤口略直,盤心處以蓮塘鴛鴦為主紋,搭配側壁的纏枝牡丹,紋樣設計較為簡略。(圖一)
青花瓷是元代對外貿易的主要商品,許多大型器物透過傳統絲路和海上航線運送到伊斯蘭地區,其中既有知名的青花大罐和青花大瓶,也有尺寸龐大、器身厚重、裝飾華美的青花大盤。

從造型上來看,元代青花大盤有窩口、折沿口及菱花形口等變化,表面紋飾採二圈、三圈或四圈以上的同心圓式布局,部分產品具有波斯文字的落款,在眾多青花瓷裡顯得極為別緻,以下選取五件青花大盤,說明它們的特色。

一、窩形盤設計

窩形盤的盤口微敞,口沿朝向上方,器壁圓弧收窄,整體造型有往內彎捲的收攏之感,在元代青花瓷裡屬於中型盤之款式。

例如圖一為震旦博物館收藏的元代青花蓮塘鴛鴦紋盤,此器呈圓口、弧壁、淺腹、底部坦平之狀,器底內凹為淺圈足,足底和足內露胎無釉,盤體內外則以鈷料繪畫青花紋飾。

盤的內底處繪畫蓮塘鴛鴦為主紋,成對鴛鴦優游在蓮花叢裡,粼粼水波勾勒出閒適自在的氛圍,盤體內壁排列六朵菊花,以斜轉交錯的枝條組成纏枝紋樣,外壁環繞一圈壼門紋邊框,框內填入如意雲頭圓珠紋。

由於窩形盤的器壁圓弧,沒有更多轉折,所以內壁劃分為底部和側壁二部分,做內外雙層的同心圓布局。

二、折沿盤設計

折沿盤的盤口往外翻折,口徑較為寬長,體型碩大,是元代青花大盤裡最常見的類型。

例如圖二為震旦博物館收藏的元代青地白花折沿盤,此器的盤口往外翻折,器壁圓弧收窄,盤腹略深,底部坦平,器底內凹為淺圈足,足底和足內露胎無釉,表面以青地白花為飾。

折沿處和盤內側壁皆環繞一圈纏枝菊花紋,盤底由一個白色圓圈和十二個白色的如意雲頭紋組成一個展瓣盛開的花形圖框,框內填飾十字形金剛杵、各式雜寶及折枝花卉,框外以菊花紋補白。

此器的紋飾配合器壁轉折做同心圓式的鋪排,盤底再用圓形和花形的圖框區隔內外,形成多層次的繁密風格。

 

認識元青花瓷專題—— 形紋設計⑦ 元代青花大盤的設計元代.青地白花折沿盤
盤口外折,表面分布纏枝菊花、如意雲頭紋邊框、金剛杵及雜寶等繁密的紋樣。(圖二)

三、花口盤設計

元代青花折沿大盤又可分為二類,其中一類如前例所示,口沿呈圓形,另外一類的口沿做成菱花形,簡稱花口盤。

例如圖三為震旦博物館收藏的元代青花瓜果蕉石紋大盤,此器的盤口往外翻折,口沿曲曲折折,猶如一枚俯視角度下的菱形花朵,器壁圓弧向下收窄,盤腹略淺,底部寬平。

大盤表面以青花為飾,折沿處勾勒斜格錦紋,內壁環繞串枝蓮紋,底部沿著圓形的邊框繪畫山石、瓜果、蕉葉及牽牛花等花草藤蔓,由外而內向著盤心鋪展, 聚攏成一幅山石錯落、花果蔓生的園景圖。

這三種紋飾配合器壁曲折安排,彼此之間用雙弦紋區隔,形成三圈式的同心圓組合。

 

認識元青花瓷專題—— 形紋設計⑦ 元代青花大盤的設計元代.青花花口盤
盤口外折,口沿呈菱花形,表面配合器壁轉折繪畫斜格錦紋、串枝蓮紋及花果蕉石等紋飾。(圖三)

四、印花盤設計

印花是與胎體一起模印而成的花紋,為元代青花大盤的成紋技法之一,主要施於盤內的側壁處。

例如圖四為震旦博物館收藏的元代青地白花印花盤,此器呈花口、折沿、弧壁、坦底之狀,器底內凹為淺圈足,折沿處勾畫一圈海水波濤紋,側壁環繞青地白花的纏枝牡丹,底部以濃重的鈷料繪畫瓜藤與蕉石。

纏枝牡丹紋由模印法製作成形,花葉部分留白,邊緣用細筆蘸取鈷料勾勒輪廓,周邊填塗鈷料為青色的地子,表面罩上透明釉,因積釉深淺而呈現出微微浮凸的立體感。

此類模印花卉可與筆繪紋飾搭配運用,常見於外銷伊斯蘭地區的精品青花大盤上。

 

認識元青花瓷專題—— 形紋設計⑦ 元代青花大盤的設計元代.青地白花印花盤
此器運用繪畫和胎體工藝技法,讓筆繪青花紋飾與模印留白的牡丹紋共同裝飾器面。(圖四)

五、文字盤設計

在某一部分的元代青花大盤上面,有類似簽名樣式的波斯文字,這些文字位於釉面下方,顯然是與紋飾同步完成的。

例如圖五為震旦博物館收藏的元代青地白花文字盤,造型呈花口、折沿、弧壁、坦底之狀,器底內凹為淺圈足,表面以青地白花之串枝蓮紋、壼門紋邊框和圓形邊框內填折枝花卉或祥雲鶴鳥,以及細密的卷草紋為飾。

其中一個壼門紋邊框內部可見由勾、轉、橫、折、點等筆畫所構成的波斯字樣,可能是伊斯蘭人士所訂製的商品,或是在製作過程中有波斯工匠參與而留下的記號,值得深入的研究。

元代青花大盤既有中國紋飾題材,也有呼應西亞地區的波斯文字與繁密紋樣,在古代陶瓷史上獨樹一格。下期將以執壺為題,介紹此一品類的形紋設計。
 

認識元青花瓷專題—— 形紋設計⑦ 元代青花大盤的設計元代.青地白花文字盤
此器以青地白花為飾,波斯文字安排於壼門紋邊框內部,與折枝花卉一起模印成形。(圖五)

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嗎?

震旦集團 AURORA GROUP
瀏覽人次:133

我要留言

歡迎您留下聯絡資訊,或撥打顧客服務專線
0809-068-588,我們將由專人與您聯繫

延伸閱讀

專題導讀(一)——紅山文化 靈光:新石器時代玉器特展

上海震旦博物館於2025年5月16日起在五樓古器物學研究中心展廳開展「靈光:新石器時代玉器特展」,共計展出兩百餘件玉器精品,覆蓋紅山文化、良渚文化、龍山時期及齊家文化,呈現新石器時代「四大文化譜系」的玉器之美。

認識元青花瓷專題——形紋設計⑧ 元代青花執壺的設計

在眾多的元代青花瓷裡,「執壺」雖然不像青花大盤、大罐那麼突出而顯眼,卻也是這個時代頗富特色的品類之一。使用者以手握持壺柄或壺體,將壺內的液體倒出來,體型不至於太大。

震旦博物館出版叢書介紹—唐宋元明清玉器

中國玉器發展到了魏晉南北朝,數量大幅減少,直到隋唐以後才重新蓬勃起來。此時的玉器受到外來文化、文人品味及庶民文化的影響,以服飾玉、陳設器、仿古玉、吉祥玉、把玩器及嵌飾器等品類為主體,呈現實用性與生活化的新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