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祥引瑞 漢代大型圓雕動物玉器的功能與象徵意義(一)

圖.文/震旦博物館
2019年 12月 No.581
招祥引瑞 漢代大型圓雕動物玉器的功能與象徵意義(一)
在結束了相當長的一段動盪時期之後,統一的漢王朝迎來了經濟與文化的全面發展。在玉器製作方面,由於和西域地區交流的逐步加深,方便了優質玉料輸入,同時治玉工具和技術也取得了長足進步,使得漢代成為中國古代玉器史上的一座高峰。新的品類、造型、紋飾被運用到玉器加工中去,特別是在立體化表現方面,漢代玉工採用多種設計語言,讓這一時期無論圓雕或平雕玉器都體現出前所未有的神韻。

一、漢代圓雕動物分類

漢代圓雕動物題材玉器根據其造型特點大致可分為兩類:一是微型圓雕動物;二是大型圓雕動物。微型圓雕動物尺寸較小,最大尺寸在4釐米以下,風格以寫意為主,用簡單線條刻畫動物輪廓,且器身均有小系帶穿孔,是一組玉串飾中的部件,如北京大葆台漢墓出土的鴿形玉飾(圖一)。

漢代微型圓雕動物其材質並不局限於玉,綠松石、青金石、水晶、石榴子石、琥珀、煤精、玻璃等似玉材質也經常被選用,常見的題材以真實動物為主,鮮有神異動物,主要包括陸生獸類、水生動物、禽鳥以及昆蟲等四類。這類微雕立體動物可能就是漢代文獻《急就章》中提及的:係臂琅軒虎魄龍,具有祛除邪祟的功能。針對這類器物,學者們研究較為充分,除了功能的探討之外,還在文化交流領域進行了梳理,有學者認為這類微雕玉器中部分題材可能是受到了印度、西亞或者更遙遠西方文明的影響。
 

招祥引瑞 漢代大型圓雕動物玉器的功能與象徵意義(一)微型圓雕動物玉器器身穿鑿繫帶孔(圖一)

二、漢代大型圓雕動物概述

大型圓雕動物玉器從體量上來看,其最小尺寸在5釐米以上,且最大一般不超過20釐米,造型相對獨立。這類圓雕動物中除了大家熟悉的喪葬用握豬、唅蟬之外,還有一類是雕刻十分寫實的玉器,主要題材除了常見的獸類、禽鳥之外,超現實神獸占比很大,如陝西咸陽新莊村漢元帝渭陵遺址出土的玉仙人乘馬(圖二)。針對這類器物,學界對其功能假設大概有三種說法:一是玉「鎮」說;二是「玩賞」說;三是「仗首」說。所謂玉「鎮」說主要認為此類器物具有實用壓鎮功能,利用自身重力防止輕型物品飛逸。如果從玉鎮功能出發我們需要論證所鎮之物同玉鎮的匹配程度,也就是需要考證玉鎮的實用度。在漢代,所鎮之物主要有坐席、六博席、書帛三種,這三種被鎮之物尺寸、材質不盡相同,故對鎮的要求也有所差別。

對比實際器物情況,不難發現此類大型圓雕動物玉器重心較高,且身體造型曲線多變,如果作為鎮來使用難免會被人的衣物勾連,極易傾覆,這樣的造型設計似乎同鎮功能不符,且會造成此類精美器物損毀,故玉鎮說值得進一步推敲。玩賞說也是學界的另一種功能假設,其立論主要依據是因為這類器物審美上具有極強的藝術性,適合陳設和欣賞。

有關此類動物題材圓雕玉器是否為陳列或玩賞之用的問題,需要牽涉到其原生的社會背景特別是當時用玉傳統。在漢代,玉器使用主要還是集中在禮儀、祭祀、喪葬這幾大門類,即便是有陳設、裝飾功能,其背後都有思想源頭。於此同時我們也沒有在漢代相關文獻中找到供玩賞用圓雕玉器的相關描述。第三種「仗首」說,是針對圓雕玉器的單件鳥形文物的個案探討,認為這類鳥形圓雕玉器是權杖的首部裝飾,可命名為「鳩仗首」,但實際器物底部同仗首沒有可供固定設計,故此種說法亦有待進一步證實。

中國早期社會的雕塑都帶有一定的特殊目的,大多數和宗教、政權、血緣祖先等象徵意義相關,雕塑的功能決定了材質、大小以及風格。下一期會為大家展開敘述漢代大型圓雕動物的功能與意義。
 

招祥引瑞 漢代大型圓雕動物玉器的功能與象徵意義(一)陝西咸陽漢元帝渭陵遺址出土玉仙人乘馬(圖二)

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嗎?

震旦集團 AURORA GROUP
瀏覽人次:623

我要留言

歡迎您留下聯絡資訊,或撥打顧客服務專線
0809-068-588,我們將由專人與您聯繫

延伸閱讀

專題導讀(二)——良渚文化 靈光:新石器時代玉器特展

上海震旦博物館於2025年5月16日起在五樓古器物學研究中心展廳開展「靈光:新石器時代玉器特展」,共計展出兩百餘件玉器精品,覆蓋紅山文化、良渚文化、龍山時期及齊家文化,呈現新石器時代「四大文化譜系「的玉器之美」。

認識元青花瓷專題——形紋設計➉ 元代青花魚藻紋設計

魚藻紋屬於中國傳統吉祥紋飾,早期多用線條勾勒形狀,風格簡單樸拙,到了元代成為青花瓷的裝飾題材之後,不僅大幅增加整體圖案的內容,在繪畫上也運用了多樣化的筆觸和技法。

館藏精粹賞析—元 青地白花纏枝花卉牡丹紋花口大盤

元代青花大盤是外銷伊斯蘭地區的貿易瓷,盤口呈圓形或花形,表面布滿紋飾,如本期所要欣賞的青花大盤即是代表性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