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

文/天下雜誌出版社
2022年 6月 No.611
就算今天只應用七個習慣中的一個,你也能立即見到效果;
這是一生的行動,一生的承諾。 ──史蒂芬.柯維

七個習慣,與成功有約

主動積極:擴大影響力
以終為始:釐清人生定位
要事第一:找到目標與方法
雙贏思維:創造最大價值
知彼解己:維繫人際和諧
統合綜效:化解衝突、找到出路
不斷更新:改變自己與他人的人生
柯維博士努力不懈的目標,就是為了提升人們的效能,所以切勿偏離這個重心是很重要的:他生前的熱情和留下的傳承,心心念念都在協助人們提升效能,不只是自己本身的效能,也包含與他人互動的效能。
前三個習慣著重於怎麼把個人生活活得有效能;那關係到「個人成功」,造就自己。管好自己的行為、態度、優先事項、使命和目的。其次三個習慣是關於與他人的互動。這是「公眾成功」,是身為父母、配偶、領導者、朋友、同事或鄰居的人際關係。最後一個習慣是不斷更新,它涵蓋所有其他習慣。
史蒂芬.柯維之子西恩.柯維對七個習慣有重大醒悟的時刻,出現於柯維博士說明「效率」和「效能」的差別時。這兩者有很重要的不同之處──區別效率心態和效能心態,人人都不可忽略。
我向來是很有效率的人。認識我的人都知道,我清晨四點起床,寫文章和寫書。我也喜歡列表。舉例來說,我在星期六通常也是效率極高。到上午九點,我已經洗完車,趕到家得寶(Home Depot)買好園藝用品、割好草、沖完澡,準備開始這一天。照大多數人的說法,我的生產力超高。我喜歡做事動作快,做得好又多,這在人生大部分領域包括事業,都暢行無礙。
我不希望各位以為我在貶低效率。不,效率是生活中很重要的品質。很多非常成功的人其實都很有效率。開會、處理事情、發簡訊、發電郵;丟垃圾、割草皮等,都可以很有效率。有很多保持高效率的方式,問題在於我已經習慣高效率思維,或是說抱持高效率心態,而這一生中大部分時間,我也把它複製到私人和專業的關係上,結果卻經常很糟。
 

自我成長是最值得的投資

如果你決定打開自己的「改變之門」,學習並實踐這七個習慣,我敢保證,你會經歷很多正面的成果。首先,你的成長會循序漸進,但效應卻是革命性的,光是產出與產能平衡的原則,就能改變大多數的個人和組織。
主動積極、以終為始、要事第一,這三個習慣涉及的是個人成功,以此打開「改變之門」,可以大大提升自信──你會更了解自己,看到自己的本性、價值、自我認知、自制與內在的方向,這能帶給你內在的平靜。你從內在定義自己,不再受他人評價左右,也不再與人比較。
諷刺的是,你會發現,當你不再介意他人對你的看法,你會更關心別人看待自己和他們世界的方式,包含他們與你的關係,而你的情緒也不再因為他人的缺失而波動。你會發現,改變更容易了,而且也更樂於改變某些深層且幾乎原本無法改變的內在狀態。
雙贏思維、知彼解己、統合綜效,這三個習慣則關係到公眾的成功,你會找到並釋出內在的想望與資源,著手重建並療癒已經惡化甚至破裂的重要關係。本來就十分良好的關係會更深入、更扎實、更有創造性與冒險性。
最後,第七個習慣,如果深深內化,將會延續前六個習慣,幫助你達到真正的獨立,並與周圍互信互賴。透過這個互賴的關係,你的身心都將獲得飽滿與充分的能量。
無論你現在的狀況如何,你可以放下老舊而挫敗的模式,換上新效能、新習慣,得到快樂的新生活與互信的關係,並帶著這些習慣持續成長。過程中,請保持耐心,因為再沒有比自我成長更值得投資的了。



出自:《與成功有約祕密版》/天下文化出版社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

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嗎?

震旦集團 AURORA GROUP
瀏覽人次:697
標籤索引

我要留言

歡迎您留下聯絡資訊,或撥打顧客服務專線
0809-068-588,我們將由專人與您聯繫

延伸閱讀

在多變世界,活出自我

本期封面故事以「數位遊牧,開啟工作新樣貌」為題,帶領讀者探索疫情後的職場新趨勢。從遠距、彈性到數位遊牧,工作與生活的界線正被重新定義。自由與彈性不再只是選項,而是新世代職場的核心價值,開啟融合生活哲學與職涯設計的全新篇章。

從疫情催化到數位轉型—開啟混合式人生的新篇章

職場邏輯正被徹底改寫,新冠疫情讓遠距與彈性工作成為日常,「混合式工作」改變了工作方式,也重新定義成功。數位遊牧(Digital Nomad)興起,人們可透過網路自由移動,模糊工作與生活的界線,開啟「人生職場混合式」新篇章。

跨越時區的工作新世界—從全球案例看未來職場可能性

數位遊牧(Digital Nomad)正逐漸成為一種新興的生活與工作方式,從「在家工作」延伸到「全球移動辦公」,展現出工作與生活深度結合的新模式。隨著科技進步與專業人士對自由彈性的渴望,越來越多企業擁抱遠距與跨國合作,甚至將數位遊牧納入組織文化。這股潮流不僅重塑人才市場,也為傳統企業的經營帶來全新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