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客服務專線
0809-068-588
週一~週五08:30-18:00
永樂時期青花瓷器的造形比前朝豐富,除了受外來文物影響而增加的新形制之外,傳統器類在造形上也有自體性的特色,如本期所要欣賞的玉壺春瓶即是其中一例。
明代永樂時期,與中亞、西亞地區交流頻繁,在外來文化的影響下,部分青花瓷器以伊斯蘭地區金屬器作為模仿的對象,燒製出前所未有的形制,如本期所要欣賞的青花執壺即是代表性的作品。
花鳥紋是陶瓷器的紋飾之一,唐宋時期的長沙窯和磁州窯產品即已開始運用,明代永樂時期盛行用寫生技法繪畫,配合器形做不同的設計,如本期所要賞析者即是其中一例。
梅瓶屬於傳統形制,也是青花瓷器的主要品類之一。元代梅瓶體型高大,帶有霸氣,明初雖有式微,但到永樂時期再度興起,形制轉趨秀麗,如本期所要賞析者即是此時的典型作品。
永樂青花瓷裡有不少「扁壺」或「扁瓶」的器類,具體造型各不相同,如前幾期所欣賞的突臍式大扁壺、葫蘆扁壺、敞口無耳扁壺及本期所要介紹的雙耳扁壺,都是永樂時期的主要類型。
青花瓷器主要以筆繪方式製作紋飾,部分器物結合「貼、塑、刻、劃」等胎體工藝技法來豐富紋飾的表現,如本期所要欣賞的明永樂時期青地白花波濤龍紋扁瓶即是其中一例。
永樂時期的窯業發展比早期進步,尤其官窯產品更是精益求精,對於製作器身寬窄變化較多的品類而言,並不困難,而且常有佳作出現,如本期所要賞析的青花葫蘆扁壺即是此類作品。
明代永樂皇帝重視邊疆經營和海外貿易,派遣使者出訪西北、西南、北方諸國及西洋等地,許多外國文物隨著交流的腳步輸入中國,成為青花瓷器的仿製對象,如本期所要賞析者即是此類作品。
紋飾是元代青花瓷器的美感重點,題材內容包含花草樹木、蟲魚鳥獸及人物故事等等,其中不乏龍、鳳、麒麟或獅子等祥禽異獸,如本期所要賞析的青花大盤即是此類作品。
元代青花瓷的裝飾技法很多,除了用筆蘸取鈷料繪畫圖案之外,也會運用某些胎體工藝,與筆繪紋飾混合搭配,如本期所要欣賞的青花大盤即時此類產品。
青花瓷是元代的外銷商品之一,產品遠銷世界各地,其中有許多體型碩大的碗、盤、瓶等器物,是配合中東人士飲食習慣而製作的,如本期所要賞析的青花大盤即是此類作品。
元代青花瓷器以白地藍花為典型,有時也會反過來,將紋飾部分留白,紋飾外側塗繪鈷料,罩上透明釉,高溫燒成青地白花,如本期所要賞析的玉壺春瓶即是此類作品。
元代陶瓷在歷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主要關鍵之一是用麻倉土和瓷石混和而成的新配方製作胎體,成功燒製出大型器物,如本期所要賞析的青花梅瓶即是改良胎土後的產物。
元代的釉下彩繪瓷,除了以鈷料繪畫的青花之外,也有用銅為著色劑繪畫的釉裡紅,以及結合二種色彩的青花釉裡紅器,如本期所要賞析的元代貼花大罐即是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洋彩是由清代景德鎮官窯廠製作,專門供應宮廷所需的精品瓷器。此一品類創燒於清代早期,乾隆時期最為興盛,並且一直延續到清末,如本期所要賞析的雙聯瓶即是道光時期作品。
清代皇帝信奉藏傳佛教,與西藏地區往來密切,除了接受西藏高僧的進貢之外,朝廷也會下令造辦處,製作佛像、法器及供具等物品,如本期所要賞析的紅地洋彩花卉八吉祥紋奔巴瓶即是乾隆時期製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