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客服務專線
0809-068-588
週一~週五08:30-18:00
明代早期實施海禁,曾經繁榮的海上貿易受到打壓,瓷器主要經由朝貢貿易和走私活動輸出國外,品類以景德鎮青花瓷和龍泉窯青瓷為主,直到隆慶皇帝解除海禁,外銷瓷才又興盛起來。
元朝由蒙古族忽必烈所建立,領土包含亞洲和歐洲東部,是中國歷史上版圖最大的王朝。由於疆域遼闊,各民族之間交往頻繁,對外貿易十分繁榮,使外銷瓷的生產和輸出推上新的高峰。
宋代經濟繁榮,工商業發達,朝廷明白「市舶之利」最為豐厚,積極擴大對外貿易,由於陸上絲綢之路已被切斷,轉而全力拓展海上經濟貿易,利潤超高的陶瓷器即成為主要的外銷商品。
唐代國力強盛,經濟繁榮,對外貿易十分興旺,早期透過漢代以來的陸上絲綢之路,與中亞及西亞諸國往來,中唐之後轉而以海上交通為主,將陶瓷與絲綢、茶葉、金屬器等商品銷售海外。
本次上海藝術季期間,上海震旦博物館迎來年末的最後兩檔特展:德國著名藝術家貝蒂娜.普斯茨基(Bettina Pousttchi)的「世界時鐘」和年輕藝術家朱麗晴的「刹那之間」。
震旦博物館於2024年6月4日至6月30日期間,特別呈現藝術家許宏翔的最新個展「逍遙」。這是藝術家在上海的首次個展,也是藝術家繼2021年在湖北美術館個展「熱土野望」、2023年在謝子龍影像藝術館個展「新開鋪、黑石鋪、大托鋪」之後,第三次在美術館/博物館機構舉辦大型個展,是藝術家新的藝術創作實踐的一個重要案例。
2024年10月將迎來震旦博物館11週年慶,自年初至今已舉辦五檔展覽,涵蓋70至90年代不同閱歷的藝術家,接待來自不同地區的觀眾感受傳統與現代的藝術魅力。這些展覽不僅讓觀眾領略當代藝術的新風貌,也為藝術家們提供一個展示的平台,打破藝術與大眾之間的隔閡,也讓觀眾能夠輕鬆走進博物館。
震旦博物館自A2空間開放以來,結合常設展與特展不斷為公眾帶來豐富的公共教育活動。基於綜合性博物館的定位,震旦博物館將「教育」作為重要發展目標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