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客服務專線
0809-068-588
週一~週五08:30-18:00
「第八屆中國博物館行業創新發展論壇」於2月在上海順利舉行,來自各地的博物館、美術館及供應商共同探討當下博物館行業的發展際遇、戰略及各自的經驗等,在交流學習之外,博物館論壇也為各界合作提供了新的平台。論壇的最後一站,代表們一同來到震旦博物館開展館際交流並參觀常設展。
2021年5月,著名陶瓷研究專家——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秦大樹一行蒞臨震旦博物館,接收由震旦博物館捐贈的元代青花瓷器。據悉,本次震旦博物館共計捐贈元代青花瓷器兩件,它們將永久入藏「北京大學賽克勒」考古與藝術博物館,並於明年舉辦的外銷瓷主題特展中展示,首次與北京的廣大觀眾見面。
距今2-3萬年前的西班牙阿爾塔米拉山洞岩畫中就已有原始先民試圖描摹動物行走的動態過程的痕跡(圖一)。萬年飛逝,這種原始的願望早已被滿足,新的概念也不斷從中萌發。1827年,第一張照片誕生;近年,人工智慧開始作畫(圖二)。藝術與科技的關係已經緊密到讓人不得不開始反思人和藝術的意義,新媒體藝術也因此成為了近年的顯學。
「叔本華」(Arthur Schopenhauer)為德國著名哲學家,是哲學史上首位公開反對理性主義哲學的人,並開創非理性主義哲學之先河,認為生命意志是主宰世界運作的力量。以他的意志論和救贖論為背景,提出生命美學與藝術之觀點論述。9月17日震旦博物館白領之夜講座,同濟大學哲學系老師余明鋒結合叔本華著作,闡述了審美與生存的深刻關聯。
《點石齋畫報》是由申報館發行的一份旬刊,每月三期,發行自1884至1898年,共528期,約4665幅畫作。它並非是中國第一份畫報,但在中國石印畫報史上有著重要地位。正如現代文學家阿英在其《中國畫報發展之經過》中所寫:因《點石齋畫報》之起,上海畫報日趨繁多,然清末數十年,絕無能與之抗衡的。
晉唐時期,外來的繪畫技法對中國繪畫產生重要的影響。同時,中國也對外來藝術進行著符合民族審美的選擇和融合。在上一期瞭解了中亞地區的藝術遺產及外來文化影響中國繪畫的兩個特點之後,這一期我們繼續學習西域文化對中國繪畫的影響,外來藝術在中國又是如何被漢化的。
東西方的文化交流源遠流長。希臘化藝術、波斯藝術、佛教藝術都經由中亞進入中原。晉唐時期,外來的繪畫技法對中國繪畫產生重要的影響。同時,中國也對外來藝術進行著符合民族審美的選擇和融合。2021年12月17日震旦博物館白領之夜講座,同濟大學胡煒老師結合中國繪畫技法的歷史發展,談外來文化對中國繪畫的影響以及晉唐時期中外藝術的遷徙與融合。
2022年4月8日,震旦博物館白領之夜系列講座邀請上海大學上海美術學院設計系的程雪松教授開展了「自然中的建造」講座。在上篇回顧中,老師解讀了何為自然、自然和建造的關係。在本篇回顧中,老師以部分現當代著名建築師的作品為例,為我們具體剖析自然中的建造之美。
建造是人與自然相處的一種方式。「自然中的建造」就是建造同自然對話,透過材料、形式和工藝,去實現人造物與自然環境的溝通。2022年4月8日白領之夜系列講座,上海大學上海美術學院設計系的程雪松教授解讀何為自然、自然和建造的關係,並以當代著名建築師的作品為例,為我們剖析自然中的建造之美。
數位科技技術在不斷發展之下,早已經滲透到了社會各個領域,文博行業也不例外。到如今,當我們大踏步地來到後數位化時代,網路、數位化、雲技術對於博物館來說已經成為了一種有機組成部分。
清代皇帝信奉藏傳佛教,與西藏地區往來密切,除了接受西藏高僧的進貢之外,朝廷也會下令造辦處,製作佛像、法器及供具等物品,如本期所要賞析的紅地洋彩花卉八吉祥紋奔巴瓶即是乾隆時期製器。
如今,館校合作已經是博物館界的一大熱點議題。為了能更好地將博物館的知識帶進校園,也為了促使更多的中小學生走進博物館、喜愛博物館,震旦博物館於2019年下半年起與香山中學合作開展一系列的館校共建活動。
震旦博物館致力於古器物學的研究和推廣,運用玉器、陶瓷器、佛教造像等收藏,發展出一套以「料、工、形、紋」為核心的古器物學方法及理論,多年來透過博物館的營運平台,以多元化的模式和社會大眾接軌,尤其重視與高等學校之間的館校合作,陸續與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復旦大學文物與博物館學系及廣州美術學院等單位,建立深度的合作關係。
位於陸家嘴濱江的震旦博物館一直以古器物的藏品而聞名,自2013年10月開館以來便受到各方矚目。在迎來7週年之際,震旦博物館A2空間正式對外開放,首展「民‧潮——月份牌珍稀畫稿與二十世紀時尚潮流展」,攜手知名歌手張信哲共同呈現1910~1950年代的時尚風潮,展品內容包括60餘件「月份牌畫」及40餘件/套旗袍服飾,現代化的展示方式及當代藝術家和設計師共同致敬經典,重溫老上海的時代記憶。
永樂青花瓷裡有不少「扁壺」或「扁瓶」的器類,具體造型各不相同,如前幾期所欣賞的突臍式大扁壺、葫蘆扁壺、敞口無耳扁壺及本期所要介紹的雙耳扁壺,都是永樂時期的主要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