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客服務專線
0809-068-588
週一~週五08:30-18:00
「在震旦發現中國」活動宗旨,在於透過四天的館藏主題學習和創意手作活動,激發兒童對歷史與文化的興趣。每天的主題分別與震旦博物館館藏文物精選展「漢唐陶俑」、「歷代玉器」、「青花瓷器」、「佛教造像」展廳相對應,讓兒童們在暑假以夏令營方式,加深對傳統文化的理解,體驗中華文化的豐富內涵。
「第八屆中國博物館行業創新發展論壇」於2月在上海順利舉行,來自各地的博物館、美術館及供應商共同探討當下博物館行業的發展際遇、戰略及各自的經驗等,在交流學習之外,博物館論壇也為各界合作提供了新的平台。論壇的最後一站,代表們一同來到震旦博物館開展館際交流並參觀常設展。
距今2-3萬年前的西班牙阿爾塔米拉山洞岩畫中就已有原始先民試圖描摹動物行走的動態過程的痕跡(圖一)。萬年飛逝,這種原始的願望早已被滿足,新的概念也不斷從中萌發。1827年,第一張照片誕生;近年,人工智慧開始作畫(圖二)。藝術與科技的關係已經緊密到讓人不得不開始反思人和藝術的意義,新媒體藝術也因此成為了近年的顯學。
《點石齋畫報》是由申報館發行的一份旬刊,每月三期,發行自1884至1898年,共528期,約4665幅畫作。它並非是中國第一份畫報,但在中國石印畫報史上有著重要地位。正如現代文學家阿英在其《中國畫報發展之經過》中所寫:因《點石齋畫報》之起,上海畫報日趨繁多,然清末數十年,絕無能與之抗衡的。
晉唐時期,外來的繪畫技法對中國繪畫產生重要的影響。同時,中國也對外來藝術進行著符合民族審美的選擇和融合。在上一期瞭解了中亞地區的藝術遺產及外來文化影響中國繪畫的兩個特點之後,這一期我們繼續學習西域文化對中國繪畫的影響,外來藝術在中國又是如何被漢化的。
東西方的文化交流源遠流長。希臘化藝術、波斯藝術、佛教藝術都經由中亞進入中原。晉唐時期,外來的繪畫技法對中國繪畫產生重要的影響。同時,中國也對外來藝術進行著符合民族審美的選擇和融合。2021年12月17日震旦博物館白領之夜講座,同濟大學胡煒老師結合中國繪畫技法的歷史發展,談外來文化對中國繪畫的影響以及晉唐時期中外藝術的遷徙與融合。
建造是人與自然相處的一種方式。「自然中的建造」就是建造同自然對話,透過材料、形式和工藝,去實現人造物與自然環境的溝通。2022年4月8日白領之夜系列講座,上海大學上海美術學院設計系的程雪松教授解讀何為自然、自然和建造的關係,並以當代著名建築師的作品為例,為我們剖析自然中的建造之美。
機器人的發展,將愈來愈成為「創新」的主流競技,而類型愈來愈包羅萬象的機器人,也不再只是徒具「人形」的自動機械,更將成為人們在生活、工作、生產製造、交通運輸等各種面向的好夥伴。
時尚不只是一種穿著文化,也是一種獨特的設計美學。近期展開的兩檔重量級特展,為我們回顧了英國的亞歷山大.麥昆、法國的香奈兒這兩位時尚大腕的劃時代經典之作!
永樂青花瓷裡有不少「扁壺」或「扁瓶」的器類,具體造型各不相同,如前幾期所欣賞的突臍式大扁壺、葫蘆扁壺、敞口無耳扁壺及本期所要介紹的雙耳扁壺,都是永樂時期的主要類型。
永樂時期的窯業發展比早期進步,尤其官窯產品更是精益求精,對於製作器身寬窄變化較多的品類而言,並不困難,而且常有佳作出現,如本期所要賞析的青花葫蘆扁壺即是此類作品。
明代永樂皇帝重視邊疆經營和海外貿易,派遣使者出訪西北、西南、北方諸國及西洋等地,許多外國文物隨著交流的腳步輸入中國,成為青花瓷器的仿製對象,如本期所要賞析者即是此類作品。
青花瓷器以紋飾為重點,相同的品類既可用同一題材裝飾,也能繪上相異的圖案,這種「同形、異紋」的現象,筆者稱之為「一元多式」,如本期所要賞析的青花穿蓮龍紋扁壺與上期的青地白花波濤龍紋扁壺正是此類設計。
現代博物館自成立之初即是全社會的重要教育資源,博物館需要向大眾傳遞正確知識,同時也是理論思想的研究產出地。
2021年,除常設館藏文物展之外,震旦博物館於全新的A2空間和藝文廳空間共推出五檔特別展覽。震旦博物館致力於研究和推廣傳統歷史文化的同時,也不斷嘗試從近現代藝術、時尚設計等角度進行展覽展示,由執行長黃聖智策劃,帶領博物館團隊提供觀眾更多維度的文化體驗。
上海震旦博物館於2025年5月16日起在五樓古器物學研究中心展廳開展「靈光:新石器時代玉器特展」,共計展出兩百餘件玉器精品,覆蓋紅山文化、良渚文化、龍山時期及齊家文化,呈現新石器時代「四大文化譜系」的玉器之美。
每年的12月5日這一天被聯合國設立為國際志工日,以紀念志工們在推動社會進步和可持續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志工也被稱為義工,聯合國對其定義為:「是不以利益、金錢、揚名為目的,而是為了近鄰乃至世界進行貢獻活動者。」
「我們其實都被一條隱形的線串聯著!」身為目前最知名的日本女性藝術家之一,塩田千春在談及創作由來時表示,只要生活在社會當中,我們就會與某個人有所連結,「因此我希望能引領觀眾去思考『我是誰』以及『究竟什麼才是存在』這樣的問題。」